“没有这个名字,只能找到子明阵。”
蔡金为难地冲陈羽说道。
“那就先到这个隐贤乡再说。”
对这个结果,陈羽倒是一点都不感到意外:
毕竟郑娟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,就被关在法源寺下面的墓道里,这都四五十年了,当年的村子,可能早就不在了。
“目的地隐贤乡,全程三十五公里,大约需要四十分钟,前排乘客请系好安全带……”
陈羽听话地系上了安全带,然后靠在椅背上眯了一会儿。
等车停下来时,蔡金告诉大家,到了那个隐贤乡了。
紫晴第一件事就是下车去吐……
陈羽跟着下车,朝四周望去。
可能是为了方便问路,蔡金把汽车停在了一条街上——
这大概是这个偏僻乡镇唯一的街道了,不过人倒是很多,路两边全是买菜的,以及摆摊卖各种小玩意的。
附近一个卖小百货的摊子上面,大喇叭在使劲喊着:
“浙江温州,浙江温州,江南皮革厂倒闭了……原价都是一百多两百多三百多的皮鞋,现在二十块二十块通通二十块……二十块你买不了吃亏,二十块你买不了上当……”
陈羽挠着头,好奇地说:“我怎么听这词这么熟悉呢?”
“全国各地,哪里没有江南皮革厂啊。”
蔡金笑着说道,
“连这种边陲小镇的生意都照顾到了,也是牛批的。”
他拉过一个老太太,询问才知道,原来这里今天赶集——跟内地很多保留了集会传统的城市一样,这里十天一集,除了农贸产品,也会有些生活用品出售。
例如大喇叭喊的那个“江南皮革厂”在这里开的分店。
可惜这老太没听过红花村。
“那边老人多,过去看看!”
陈羽指着路边一个摊子说道。
那是一个木头柱子搭的凉棚,里面摆着几张农村常见的那种条几,中间围着一个蜂窝煤炉子。
驴子上面架着一口锅,里面像是在煮肉,香味直接飘到这边来。
十几个老头,围着炉子坐着,手里都端着一个小碟子,和一次性杯子,杯子里装着疑似白酒的透明液体。
陈羽说到这边打听,是因为这些坐下喝酒的全都是老头。
“这是什么摊子,卖酒的吗?”蔡金好奇地问道。
“喝早酒的。”
陈羽一看就是怎么回事了,心中也觉得好奇:
北方很多地方都有喝早酒的习惯,南方人则基本无法接受,没想到这个地处西南的小镇,居然也有这种传统。
大伙走了过去。
兮兮立刻凑到炉子前面,往锅里看去。
满满的一大锅,只有两样东西:豆腐干和猪肉。
猪肉全是肥的,切成了长条形状,豆腐干也是这个形状,混在一起熬着,除了猪油也看不到别的香料之类,但是闻起来就特别香。
炉子旁边,摆着一只很大的木桶,正好这时候有人付钱,老板于是掀开盖子,里面果真就是白酒,下面还沉淀着一些青枣和枸杞,应该是自家酿的酒。
老板先用舀子装了一杯白酒递过去,接着又给他从锅里夹起了凉快豆腐,客人接过之后,也跟其他人一样,直接坐在条几上吃起来。
“这个怎么卖?”
大概是觉得兮兮不是潜在客户,是问着玩的,老板对她爱理不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