戚少商震惊的看着诸葛安人,诸葛安人却只抬头望着头顶的漫天星子。原来自己推崇有加的功勋,在当事人看来只是一个吗?戚少商震惊、敬佩,热血上头,胸中涌起一阵又一阵豪情,悍然抱拳道:&ldo;愿追随将军!&rdo;
&ldo;请起,镇北军中将士唤我大帅。&rdo;诸葛安人温和叫起,看来自己忽悠人的本事还没丢,虽然暂时没拐到顾惜朝,但戚少商已经是囊中之物了。
诸葛安人心思一转,顾惜朝他势在必得,看来还要想个办法催他一催。诸葛安人看了看戚少商的佩剑,道:&ldo;这杯佩剑看上去有些眼熟。&rdo;
&ldo;这是一位江湖朋友交给我的,就在旗亭酒肆,说要告诉我一个天大的秘密。&rdo;
&ldo;可是这个人后来一直没出现是吗?&rdo;
&ldo;正是。我也百思不得其解,这把宝剑锋利无双,用起来也十分趁手,就一直没换。&rdo;戚少商疑惑道:&ldo;大帅知道这柄剑的来历。&rdo;
&ldo;我来连云寨有两件大事,第一是为了请你入镇北军,第二就是为了这把剑了。&rdo;诸葛安人不顾戚少商震惊的脸色道:&ldo;这是李龄的佩剑。&rdo;
第126章诸葛安人世家
&ldo;是我麾下大将,却非叛臣。&rdo;诸葛安人微笑,指了指戚少商怀中宝剑道:&ldo;证据就在这逆水寒之内。&rdo;
戚少商闻言大方把宝剑往前一递,诸葛安人接过,轻抚剑身。李龄在抗辽第一线,得知傅宗书与辽国有勾结的消息之后,应当第一时间禀告与他。奈何他当时在京城,消息无法保密送达,只好把证据写成绢布,封印在宝剑之中,走江湖的路子。李龄找了义薄云天的戚少商却连交待清楚的时间都没有,就失踪了。
诸葛安人拔剑出鞘,响起岑岑剑鸣声,内力飞速运转,闪着寒光的宝剑顿时碎成几截。在高台下等候的八大寨主和诸葛安人随扈听到剑鸣声十分担心,一股脑冲上来,却见剑柄在诸葛安人手中,佩剑已经断了,八大寨主心中愤怒,飞快站在戚少商面前护住他。诸葛安人的随扈也不落人后,纷纷站在主帅面前,两方成对峙之势。
戚少商看见从佩剑中国掉落的绢布一时震惊,没想到自己兄弟这么大反应。在火盆亮光下,戚少商哈哈大笑,道:&ldo;诸位兄弟无需慌张,我们不是在比武。&rdo;
戚少商分开人群,弯腰捡起地上的油纸包,解开层层包裹的油纸,露出里面的白色绢布。戚少商抬头看了看诸葛安人,示意他这绢布怎么办。
&ldo;毕竟是你的佩剑,你先看吧。&rdo;诸葛安人大方道。
戚少商抖开绢布细细看了起来,看完之后又传给诸葛安人。
对峙的两方也明白过来,肯定是他们误会了,纷纷放下手中兵刃,退了回来,好不尴尬。
诸葛安人收了绢布,抱拳道:&ldo;我在这儿还要待两天,第三日从旗亭酒肆出发,到时候恭迎戚兄弟大驾。&rdo;
&ldo;敢不从命。&rdo;戚少商抱拳。
&ldo;那就不打搅了。&rdo;
&ldo;怎生如此匆忙,还请在连云寨休息一晚,以补戚少商招待不周之过。&rdo;戚少商赶紧挽留,他以为诸葛安人生气了。戚少商是打定主意要去镇北军中的,可连云寨的八位寨主还要在这片土地上立足,少不得镇北军的扶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