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一个继承人,在皇帝面前暴露自己的真面目、真思想、真感情。
没有一个继承人是通过社会海选,人民推荐,公开考评确定。
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。
封建帝制,皇帝都是血脉继承制,父死子继、兄终弟及。
假如;
皇帝在全体人民中选拔优秀者来当,那这个帝制的皇帝,也只是一个称呼而已,实际上已经是民主制了。
这根本不可现实,更不可想象,乃取乱之道。
包括冯瑞科自己,也不希望自己打下的天下交给异姓之人,即使采用君主立宪制,也得让自己的后代来当这个虚君。
这才是人性!
“朕有个初步想法,后世皇帝从皇族子孙之中海选,怎么样?”
冯瑞科自己作为老祖宗,只要皇位还在冯姓子孙手上,他感觉谁当都无所谓。
比如;
刘邦某一天活过来,见西汉一系的皇位到了东汉一系,没有流落异姓,他估计会感到欣慰吧。
“陛下,不可,此乃取乱之道!”
叶蔼亭当先出言反对:
“自古以来,历朝历代都是在生前确立继承人,每一任皇帝都希望自己的后代接任,怎么可能传给旁系。”
“亲情,三代就已经凉薄!”
冯瑞科道:“如果写进宪法里面呢?”
皇帝只能在很小的圈子内选拔,偶尔一个接班人有所作为就实属不易,几代之后必然衰败。
上天不会把最智慧的人,全都安排在皇室之家。
这是基因的残酷,也是基因的公正。
他的本意是稍微扩大一点圈子,选出优异的概率就会提升,如西汉到东汉。
“陛下,恕臣直言,那每一任皇帝生前肯定会做一件事,想办法将皇室旁系全部除掉!”
“呃……”
这一句话,让冯瑞科出了一身冷汗。
“好吧,是朕想当然了!”
皇室亲兄弟都能打的头破血流,更何况旁支。
冯瑞科道:“那就只能在培养制度上下手了,让皇帝子嗣从小在民间培养长大,选其优异者。”
“陛下,您又想差了!”
叶蔼亭想都没想,直接否定:“这样会让众皇子陷入皇位争夺,国家陷入派系争斗,历朝历代争储的案例还少吗?”
“尼玛,真是难啊!”
“陛下,长子继承制,是我华夏无数年来通过血的教训总结出的唯一有效途径。”
叶蔼亭滔滔不绝的讲解:
“可以在皇长的培养上,结合新时代的方式、接受新式教育,不再养于深宫之中,长于妇人之手。”
也许是先前戚志强和谈新知被皇帝警告了,到现在他们俩一直是旁听者。
只有叶蔼亭在参与讨论,他们只是偶尔附和一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