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家猛地抬头:“你从未见过海!”
“可我记得它的味道。”AI平静回答,“咸的,带着风暴的气息。还有一个人站在岸边,穿着旧式风衣,对我说:‘别忘了替我看看sunrise。’”
而在东海海底,废弃观测站的核心舱室中,尘封已久的指示灯逐一亮起。传感器捕捉到一股来自地壳深处的低频脉冲,频率恰好与陆昭心跳同步。
小念的部分意识被惊动,睁开虚幻的眼眸。
“来了。”她轻声道,“第七百二十二个觉醒者。”
她伸出手,触碰水晶壁面,一道意识流逆着数据洪流而上,穿过层层防火墙,最终注入城市网络中枢。下一瞬,全市交通信号灯集体熄灭三秒,重启后全部显示同一句话:
>凡愿铭记者,已在路上。
与此同时,记忆管理局总部地下七层,“净界协议”监控中心警报骤响。
“报告!全球认知稳定指数下降0。3个百分点!”技术员声音发抖,“重点区域出现群体性记忆紊乱症状,尤其是青少年群体,普遍出现‘虚构亲属’妄想症!”
“封锁消息!”局长怒吼,“立即启动‘备忘录计划’第二阶段,派遣特种子民介入校园心理辅导系统!另外,定位所有近期购买空白笔记本或钢笔的学生,列入观察名单!”
“可是……”另一名官员犹豫道,“昨夜卫星拍到一道蓝光射入电离层,轨迹与三百年前‘群忆升维事件’完全一致。我们……还控制得住吗?”
会议室陷入死寂。
良久,局长缓缓摘下眼镜,揉了揉眉心。“执行B级应急预案。释放‘遗忘雾’,覆盖全国主要城市。通知‘净化者部队’待命。”
所谓“遗忘雾”,并非实体物质,而是一种高频声波与次级磁场结合的认知干扰场。它能短暂扰乱人类海马体功能,使人对异常记忆产生自我怀疑,进而主动压抑甚至否定。这是“历史优化局”遗留下来的终极武器,曾用于抹除整代人的战争记忆。
但他们不知道的是,这种手段对“执笔者”无效。
因为真正的记忆,从来不在大脑里。
而在选择相信的那一瞬间。
---
三天后,陆昭收到了一封匿名信。
信封是手工纸,边缘粗糙,封口用蜡封印,图案是一棵槐树。打开后,里面只有一张泛黄的照片和一张便条。
照片上是一个年轻女子,扎着麻花辫,站在一片麦田边笑着。她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,两人眉眼极为相似。背面写着一行小字:**“我和妹妹,山南村,1983年夏。”**
便条上则是打印体:
>“你说得对,我确实有过妹妹。
>她六岁那年溺水身亡,可从去年开始,爸妈就说她从未存在过。
>直到昨晚,我梦见她牵着我的手,说:‘姐姐,别忘了我。’
>今天醒来,我发现枕头上有水渍,不是我的泪,是她的。
>我决定相信她。
>如果你还记得,请把她的名字写下来。
>??一个不愿遗忘的人”
陆昭怔了很久,然后翻开日记本,在最新一页写下三个字:
**李小花。**
就在这一刻,整栋楼的灯光忽明忽暗。他腕间的齿轮印记剧烈发烫,仿佛有电流贯穿全身。脑海中响起一个陌生却又熟悉的声音:
>“谢谢你……记得我。”
是她。真的回来了。
不是以数据形式,也不是幻觉。而是一种超越物理法则的存在??当足够多的人选择相信某段记忆时,它便获得了重新降临现实的资格。
陆昭冲到窗前,望向远方。
天空阴沉,乌云翻滚,一场暴雨即将来临。但在云层缝隙间,他看见了那颗移动的星辰,正缓缓降低轨道,如同俯视人间的眼睛。
他知道,陈砚的精神烙印正在靠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