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还是梅娘乖巧,不像你哥哥,当着我的面应是,背地里写诗写词把我那点事都捅了出去。」
「哥哥不会,没做过。」
「是罢?你没读过元始子写的诗?」
元始子是佩梅兄长佩兴楠的别号,这别号听起来像一个七老八十的老人,他有几首骂人的诗在外界流传甚广,谁也不知,那是佩梅兄长这个近两年才及冠的青年少年时期所作。
佩梅闻言,抿嘴偷偷笑。
看来兄长的别号已经被父亲知晓了。
「你也不老实……」佩准说着,扶了她坐下,这厢,外头传来了不知名的呼啸声,不知这呼啸从何而起,为何而出,父女俩皆呆住了,看向殿外,皆默不作声。
第218章背水一战罢了。
瀚海阁。
今日是顺安帝与他的内阁阁老,朝廷左相萧相,户部丶工部丶吏部三部尚书议官屋制定法具体事宜的内部朝会。
晚些时候,到下午,工部吏部退下,礼部兵部的尚书跟上,与户部一同商议大战开启之即的准备功夫。
这两件事,皇帝已经透露了风声出去,六部要员想来已跟他们的主官商议过章程,皇帝只要等人就位,便可听取他们经商议过的解决办法。
阁老与朝中重臣,皆是皇帝的左右手,不过阁老是顺安帝为自己精挑细选的智囊,他选来帮自己出主意的人,自然挑的皆是自己没得罪过,没杀过他们家里的人,六部尚书当中则未必,朝中为官走的是科举之道,上升通道经吏部,而顺安帝杀的人太多,牵涉太广,真要细究起来,只要与他杀过的人家灭过的宗族沾亲带故者皆不采用,那朝廷也剩不了几个官员了。
是以,今日瀚海阁,阁老席六位阁老悉数在场,还多添了佩圻老学士一人,加上丞相和三部的尚书,顺安帝与他的十一位重臣同处一室,皇帝心里的估量是,只有工部和吏部的两位尚书,心里对他另有想法。
年轻的户部尚书说是皇帝的心头肉也不为过,不可能反他。
萧相比皇帝小几岁,实即却早比皇帝拜入皇帝那位已游走天下的恩师的门下十几年,实乃皇帝师兄。皇帝大开杀戒那些年,杀得官员以为皇帝不敢再杀了,皇帝还能再杀,便是因着皇帝这位小师兄在为皇帝坐镇朝廷,调度官员处理国事,朝廷才没有因为顺安帝的杀戳停摆,他但凡对皇帝只起一点二心,皇帝便走不到今天。
外面刀戈声四起,惨叫连连,皇帝听了一阵,便和坐在他长案左侧的左相道:「为何挑的今日?」
老丞相眯着眼睛从皇帝让他看的奏摺当中抬起脸来,细思了片刻,道:「大仗一开,皇宫戒严,外面的人就没那么好进来了。」
「朕还以为,礼部那群天天玩儿的,和兵部那些嫌我私养重兵的会不服朕一些,朕没想到,倒是工部和吏部更不喜欢朕一些。」皇帝淡淡道。
今日能进皇宫的人,除了三部尚书,还有三部尚书所带的仆人,这当中必有一些人,参与在了门外的杀戳之中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(。)
: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