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三国 东汉 > 第1099章 王者蜕变 胸怀天下(第1页)

第1099章 王者蜕变 胸怀天下(第1页)

李儒定了定神,并未依言坐下,反而转身走向书房墙上悬挂的巨大地图,手指在并州与幽州的地界上轻轻点了点,沉声道:“大王,您拱手将并州让给公孙瓒,他此刻定然对您感激涕零。可人心是会变的——当初他在幽州走投无路,您不仅给了他生路,还将辛苦打下的并州相赠,这份恩情重如泰山,他自然感恩。但日后呢?”

他转过身,目光锐利地看向马超:“公孙瓒虽无称霸之心,却也不是甘居人下之辈。您与他如今看似平起平坐,可他麾下那些旧部,未必个个都对西凉心服。若有朝一日,有人从中挑拨,或是他自身权势渐长,生出别的心思,难道要等到兵戈相向,让并州百姓再遭涂炭吗?”

马超眉头微蹙:“难道就非得用联姻这法子?”

李儒捋了捋胡须,语气笃定:“不然呢?以公孙瓒的性子,您该清楚——昔日他肯为刘辩冲锋陷阵,与袁绍死战,不正是因为得了个‘国丈’的身份,觉得自己成了皇亲国戚,位极人臣吗?他这辈子求的,不过是家族荣耀与稳固地位。”

他上前一步,声音压低了些,眼中闪着精光:“您若迎娶公孙柔,给他一个‘凉王岳父’的身份,比任何赏赐都管用。这不仅能让他彻底放下心防,更能让他的部众看清形势——公孙家与西凉早已是一体,背叛西凉,便是背叛自家前程。如此,才能将他真正绑在您的战车上,既护了他家族周全,也保了并州安稳,岂不是两全其美?”

“权力这东西,终究握在自己手里才稳当。”李儒的手指重重敲在地图上的长安,“大王志在天下,身边多一份可靠的助力,便少一分后顾之忧。公孙家的势力虽不及从前,却也能在北方牵制袁绍余部,这对您将来出兵中原,大有裨益。”

马超沉默了。他盯着地图上的并州,想起公孙瓒当年在幽州的悍勇,也想起公孙柔昨日在席间那局促却坚定的眼神。李儒的话虽带着算计,却也戳中了要害——乱世之中,恩情或许能维系一时,却不如实实在在的利益捆绑来得稳固。

马超点了点头,目光落在地图上的并州地界,沉声道:“若真能将公孙瓒彻底绑上战车,让并州安稳无虞,这联姻倒也不是不行。”

他想起公孙柔昨日的模样,虽带着几分羞怯,却也难掩清丽容颜。这些年身边红颜知己虽多,他的心性却早已不复当年的青涩——乱世之中,能用一场联姻换取一州稳定,赢得公孙家这股臂助,本就是划算的买卖。更何况公孙柔容貌出众,并非不堪之人,这般盘算下来,倒也没什么可矫情的。

李儒见他松口,心中暗自点头——这位凉王如今是真的成熟了,懂得权衡利弊,不再仅凭意气用事。想当年他初随董卓时,马超还是个只知冲锋陷阵的少年将军,如今却已能将私情与大业分得清明,这份成长,实在惊人。

“既如此,那公孙姑娘那边,便请大王抽空亲自安抚一番,也好让她安心。”李儒顺势说道。

马超摆了摆手,转而指向地图上的中原腹地:“先说云禄与曹昂的事。”

“正是。”李儒走到地图前,指着兖州方向,“大王先前在长安曾与曹昂有过一面之缘,想来还有印象。那小子不仅弓马娴熟,胸中更有丘壑,在曹操诸子中,算得上是最出挑的一个。”

马超嘴角噙着一抹玩味的笑意,看着李儒:“说说吧,具体原因。若仅是这些,还不够你这老狐狸亲自插手的。”

李儒讪然一笑,知道瞒不过他,索性收起了先前的从容,凑近地图,指着中原腹地细细说道:“主公明鉴。如今中原混战,看似乱成一锅粥,实则能成气候的不过数人——北有袁绍盘桓,东有吕布反复无常,南有刘表坐守荆州,还有个刘备四处辗转,而其中最需留意的,便是曹操。”

他指尖重重敲在兖州地界:“主公征讨草原之时,曹操正以一己之力扛住了袁绍、刘表、吕布三方夹击,硬生生在夹缝里站稳了脚跟。此等人物,不可不谓之枭雄。麾下郭嘉、程昱之流善谋,夏侯惇、许褚之辈善战,文臣武将济济一堂,虽眼下不及主公势大,却远非刘备、吕布之流可比。”

马超点头:“曹操此人,我早年在长安见过,确有枭雄之姿。”

“正是。”李儒接着道,“曹操在中原被诸侯围堵,又遭袁绍重创,否则以他的手段,此刻怕是早已在中原做大。而曹昂作为他的嫡长子,文武双全,曹操对他倾注了多少心血,天下人都看在眼里。”

他话锋一转:“但我通过细查发现,曹昂对主公却推崇备至。前次他出使西凉,私下与我闲聊时,多次提及主公治理西凉的法子——轻徭薄赋、兴修水利、善待流民,说这些才是乱世安邦之道,言语间颇为认同。”

马超挑眉:“哦?他倒有这般见识?”

“确是如此。”李儒眼中闪过一丝精光,“曹昂虽为曹操之子,性子却比其父多了几分仁厚,更看重民心向背。主公试想,若能与他结亲,一来可稳住曹操;二来,曹昂既认同主公理念,将来若有一日……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他没说下去,但意思已很明显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