雄赳赳,气昂昂,迈向白村江。
整个战役部署如下:刘仁愿、孙仁师以及新罗王金法敏率军从陆路进攻;刘仁轨、杜爽则率领唐朝水师和新罗水军一部由熊津江入白江口,从水上进攻。
8月中旬,唐新联军的总攻开始。周留城外围据点迅速被拔除,唐新联军迫近周留城。
周留城作为大本营,对于百济和日本至关重要,不可不救。
日本紧急派庐原君臣率万余士兵渡海来援。百济游击队和陆上的日军也迅速向周留城附近集结。
中日两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即将开始。
663年8月27日,双方大军在白村江口遭遇,随即爆发激战。新罗铁骑一马当先,发动迅猛突击,打乱了日本和百济联军的阵脚。唐军陆军主力随后掩杀,势不可挡。在一波又一波的强力攻势下,日本和百济联军很快就全面崩溃,死伤遍野。
陆战过后,接着就是水战。
第十二章 血火白村江——第一次中日战争(五)
这是场硬碰硬的战斗。从双方的实力来看,唐军水师约7000余人,战船170艘;日本水军万余人,战船1000多艘。
单从数量上来说,日本水军远胜唐朝水师,1000艘对170艘,差距悬殊。
可是,打仗不仅仅看的是数量,还要看质量的。大唐军队,百战之师,岂是日本那些没打过什么仗的军队可比拟的。
一万头羊,就算都吃了伟哥,打了鸡血,也咬不过一千头狮子。
刚开始,刘仁轨看到密密麻麻像蝗虫一样的日本水军船队还是吓了一跳。于是,采取比较保守的密集防守战术静等日军来攻。
日本水军看唐军船少,以为是软柿子,都冲上来抢着捏。谁知道一使劲,发觉很受伤,才知道捏在手中的原来是个刺猬。
日军三次进攻均被打退,受挫而回。但是,他们很不服气,认为这是因为自身实力没有充分发挥的结果,准备第二天的水战,采取“猪突”战法,全军突击,不讲阵型,不讲组织,一窝蜂地冲上来乱打。以击破唐军的密集防守阵型。
不得不承认,他们是井底之蛙,没见过什么世面。我们的刘老爷子经过第一天的作战,已经摸清了日本水军的虚实。
日本水军船是多,非常多,可全都是装几十来个人的小船。唐朝水师船虽然少,只有170艘,可那全都是大船。唐军的船都是渡海而来,没有小船,基本上都是五牙楼船、斗舰这样的中型、大型船只。尤其是五牙楼船,简直就是个海上战斗堡垒,最多可装载战士八百,配备有拍竿(用长竿将巨石高高挂起后让其坠落,用来砸靠近的敌船,可反复使用)、车弩、砲车(发射石弹)等先进武器。制式装备,如横刀、弓弩均是当时世界上一流的武器。唐横刀还是之后日本刀的模仿对象,这种仿制刀被称为唐样大刀。当然,此战中横刀没有太多的用武之地。此外,唐军中配备大量火箭、火油,能够很方便的杀人放火,烧船烧人,实乃海战利器。
反观日本水军,在武器装备、军队组织、战术素养和训练程度上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。日本军队多年未遇强敌,多数士兵只有国内大规模械斗的经验,又多由贵族私兵组成,组织管理混乱。武器装备上,与唐军相比,更是差得天远地远。
在水战方面,日本水军主要作战方式还停留在单纯依靠接舷战的水平,就是靠近的时候,登上敌船拿刀乱砍,靠肉搏战决胜负。其远程攻击能力很弱,所用弓箭多用竹制,质量较差,杀伤力有限。而且,水军船只都是小船,就算能够接近唐军战船,船舷的高度差太大,跳不过去,要上去,只有搭人梯或者用绳钩,这个难度实在是很大,因为唐军是不会让你随便爬的。
对于次日的作战,刘老爷子是胸有成竹,早已想好了战法,就等日本水军来送死。
要说啊,这刘老爷子真是全能型人才,陆战、水战都很在行,而且具有相当高的战略眼光和战术素养。
刘老爷子,你是偶的偶像!
第二天,日本水军全军出动,无组织、无纪律,一窝蜂地往上冲,河面上密密麻麻地都是船,船上秘密麻麻的都是哇哇怪叫的日本兵。
刘仁轨采取的仍是防守阵型,不过与头一天相比有了些变化,中军靠后,两翼前伸,呈半月型。这实际上是一个绳套,就等日本水军把脑袋乖乖伸进来。txt电子书分享平台
第十二章 血火白村江——第一次中日战争(六)
日本水军凶猛前突,唐军两翼则分别向其左右运动,任其冲向中军。待日本水军攻到唐军中军之时,才发觉已陷入唐军水师的包围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