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四章 山寨版大唐(四)
仲麻吕在左补阙这个位置上干得很不错,获得一项难得的殊荣。唐玄宗同志赐给仲麻吕一个中国名字,叫晁衡。
晁衡同志汉文水平较高,他本来就是一个文学青年,在日本的时候就长于和歌,到唐朝后疯狂地爱上了唐诗,并且表现出了非凡的创作与鉴赏诗歌的能力。
大诗人王维、李白等唐朝诗协领头人比较欣赏这个外籍公务员,将其吸收入大唐诗协。晁衡得以经常出席大唐诗歌文化沙龙,与王维、李白等诗人以诗歌唱和往来。
733年,日本第九批遣唐使到达中国,依例要求带上已经结业的留学生和学问僧回国。
此时晁衡已经在中国待了16年,他有些想家了。
同时,吉备真备、大和长冈等知名留学生都要回国了,仲麻吕想与他们一同回去。
但他是唐朝的公务员,要遵守组织的纪律,是不能说走就走的。要打报告,要请示,要领导的同意。
领导没有同意他的请求,所以走不成。
又过了很多年,到了752年的时候,第十批遣唐使藤原清河来到中国,晁衡再次向玄宗提出了回日本的要求。
玄宗同志开始坚决反对,不同意放人。
但此时仲麻吕已过天命之年,归心甚切,反复请求,情辞恳切。
玄宗考虑再三,终于同意,并体贴地任命他为唐朝的使臣护送日本遣唐使回国,让他衣锦还乡。
得知晁衡要走,他的诗友们以诗歌的形式写了很多真挚感人的欢送词送别。其中王维的《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》一诗,饱含深情,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,最为著名。
积水不可极,安知沧海东?
九州何处所?万里若乘空!
向国惟看日,归帆但信风。
鳌身映天黑,鱼眼射波红。
乡树扶桑外,主人孤岛中。
别离方异域,音信若为通。
天宝十二年(753)11月,晁衡与藤原清河共乘一船,由扬州出发,向阔别多年的故乡前进。
不料,对于晁衡的请求,老天爷不同意。
他们出海即遇狂风,被风直接吹到了安南(今越南)。安南土人见船上有不少财物,便兼职当了一把强盗,抢钱顺道杀人灭口。同船之人,多数被杀。晁衡和藤原清河运气好些,侥幸幸免于难。
当时通讯不畅,长安方面得知船队失事,以为他已葬身海底。
他的好友们感到非常悲伤。李白沉痛地写下了《哭晁卿行》悼念诗作。
日本晁卿辞帝都,征帆一片绕蓬壶;
明月不归沉碧海,白云愁色满苍梧。
两年后,晁衡和藤原清河历尽艰险,当了很长一段时间盲流,终于回到长安。
又过了两年,唐玄宗驾崩,唐肃宗即位。
晁衡往日曾在肃宗的领导下干过工作,给肃宗留下的印象不错。肃宗即位后,提拔晁衡为左散骑常侍、安南都护,后来又升做光禄大夫,兼御史中丞,北海郡开国公,食邑3000户。?